富宁县邮政编码是663400。
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
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州,区域总面积5352平方公里。全县下辖6个镇、7个乡、141个行政村、3个社区、1个居委会、2577个村民小组(截止2021年12月)。
富宁县境,古为句町县地;1912年,改为富州县,属云南蒙自道;1958年改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1年12月21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富宁县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东部边缘,地质属川滇黔经向构造带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体系的交汇部位。
云岭东延的结露山脉(六韶山)自西向东控制全境,四大山系(木洪、拜子、朱家、坡飘)南北纵横,360座山峰为天然屏障。
富宁县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占96%,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并列,其中:高原分布于西南部,山地分布于中北南部,丘陵分布于东北部,盆地分布于新华、普阳、木杠。境内海拔最高为西部木洪山,为1851米。
自东汉至隋,无棣属乐陵郡,所以无棣金丝小枣又名乐陵枣。金丝小枣成熟后,掰开,可见4-5寸长的金灿灿的黄丝,故名‘金丝小枣’。‘枣木杠’原名‘枣核液’。‘一滴枣木杠,十年留余香’,此酒魅力无穷,养生壮如枣杠,健身美若参果。想当年,明代吏部天官杨巍享此液,寿九秩而终。民谚曰:商贾饮此酒早发,仕官饮此酒早升,百姓饮此酒平顺安康……
枣木杠酒为明朝吏部尚书杨天官府酒,发酵工艺特独、远延至今、秘不外传。本品是以自制枣酵母对枣体发酵生产的一种水果型白酒,具有枣香浓郁、幽雅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为国内独家生产。在消费者中有“一滴枣木杠,十年留余香”之美誉。荣获山东省白酒行业畅销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等荣誉称号、2010年“枣木杠”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行唐栽枣历史悠久,当地百姓家酿一种“枣木杠”的烈酒,据说出自春秋时代。九口子乡杏庵村,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却是闻名天下的“故事村”。1991年国际民间故事研讨会在这里召开,百十来口人竟讲出1000多个故事,其中大多数与红枣有关。红枣在这里已不独是大自然的恩赐,千百年来,它已幻化为别具一格的枣乡文化的内核,浸透着醇浓的民俗风情。
行唐枣酒始酿何时,已无实考。但关于枣酒的来历,枣乡人普遍说法为战国时期白荻人开始酿造。枣乡人酿酒崇仪狄,仪狄为上古禹时期的一个女人,传说是她酿造了酒。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千日酒”和“云蒙佳酿”的传奇故事,这在《枣乡漫话》一书中均有详细记载。这些故事深刻反映出枣乡人对枣酒的崇尚心理。由于他们对枣酒的崇尚,他们在烧酒时都要供奉仪狄和酒神杜康。酿造的枣酒枣香浓郁、幽雅细腻、风味独特,在无数醇醪佳酿的繁多种类中可谓是独树一帜,素有“一滴枣木杠,十年留余香”之说。关于这“枣木杠”酒,其来历亦颇具传奇色彩。
传说北宋初年,女英雄刘金定在云蒙山(又称鳌鱼山、双锁山,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山区)落草为王。宋将高君宝奉命押运粮草前往雁门关,路过此山,被刘金定士卒拦住去路,要宋军留下粮草。山寨士卒手持枣木杠与宋军交战,但敌不过宋兵,忙报与金定。刘金定自知宋将武艺高强,非智取难以取胜,就趋步亲自下山向宋将赔礼,让宋兵到山寨歇息。君宝不知是计随金定上山,金定用山寨自酿的枣酒设宴款待,宋军将领见金定如此好客,戒备全无,个个喝得酩酊大醉,醉烂如泥。等醒来时一个个被捆得结结实实。其间,金定、君宝一见钟情,后来结为伉俪。事后,君宝戏言:“没想到你的大碗酒比枣木杠还厉害”。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则传说,另外关于该酒,当地史志还有以下记载:
关于该酒,当地史志有以下记载:唐昭宗景福年,山东大旱,张家救一枣贩,枣贩报恩,赠枣一车,并告:煮而食之。 遂张家悉煮,存至大缸,久存发酵流汁,枣香传至百里,尝之甘冽。张家皆取而饮之,数月后,无人饿死,久病卧榻老母饮之,竟行走如风、鹤发童颜。后人仿此法制酒,因常用一枣木棍(当地方言为枣木杠)搅拌,故取酒名“枣木杠”酒,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