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冷灭菌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电离辐射灭菌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消毒,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紧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利用医学,教育网原创热力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凝固,达到消毒或灭菌目的。
(1)燃烧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也可用之。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效果可靠。常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和陶瓷制品等的灭菌。
(3)煮沸法:可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此法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橡胶类物品消毒后及时取出,以免变软。尖锐器械不宜用此法,以免受热变钝。
(4)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医院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和耐潮湿的物品,目前医院常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有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等。
测定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可用留点温度计、化学指示剂、化学指示胶带、生物监测法等,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法。
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线、臭氧及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遭到破坏而致微生物死亡。
(1)日光曝晒法:常用于衣服、书籍、床垫、毛毯等的消毒。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常用在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利用臭氧的强大氧化作用而杀菌。
(4)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应用射线或高能电子束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3、微波消毒灭菌法——是一种医学教育网原创超高频电磁波,可使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速运动并引起互相摩擦、碰撞,使温度迅速升高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多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化验单据及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微波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4、生物净化法——采用生物洁净技术,用不同的气流方式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的尘埃,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主要用于烧伤病房或手术室等。
巴氏杀菌即巴氏灭菌法,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巴氏杀菌是将混合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7℃)。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
一般细菌的致死点均为温度68℃与时间30min以下。所以将混合原料经此法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的致病性细菌和绝大多数非致病性细菌;混合原料加热后突然冷却,急剧的热与冷变化也可以促使细菌的死亡。
扩展资料
一般经过巴氏杀菌的食品仍会含有许多能够生长的微生物,通常每毫升或每克中有几千个活菌,比商业杀菌的产品的贮藏期有所缩短。
巴氏杀菌技术除用于液态食品(果汁、牛乳)、酸性食品和果酱罐头等外,还向其他领域渗透,如处理带壳牡蛎时用蒸汽处理法会降低牡蛎的含菌数。
它的优点就是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内处理食品,最大限度地使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免受高温长时间处理的破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巴氏灭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