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原名叫舒庆春。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写作经历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1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6年,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1939年,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为 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
老舍字舍予。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1899年2月3日,老舍生于北京,因为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后来去世了,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得宗月大师资助始入私塾,上学后,老舍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老舍的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