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么判断梁有没有跨中钢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么判断梁有没有跨中钢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判断梁有没有跨中钢筋可以从图纸上来判断,梁中部有标注就证明该梁有跨中钢筋。
梁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梁是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构件。在框架结构中,梁把各个方向的柱连接成整体;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
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构件,起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既有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剪力墙结构中的作用。
扩展资料:
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阶段:
1、梁所受荷载较小,混凝土未开裂,梁的工作情况与匀质弹性梁相似,混凝土纤维变形的变化规律符合平截面假定,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但在此阶段的末尾(图中A点),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状态,应力图形呈曲线形状,边缘纤维应力达到抗拉强度fct,混凝土终于开裂。
2、当混凝土开裂后,拉力主要由钢筋承担,但钢筋处于弹性阶段,受拉区尚未开裂的混凝土只承受很小的拉力,受压区混凝土开始出现非弹性变形。
3、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受拉钢筋终于达到屈服,裂缝宽度随之扩展并沿梁高向上延伸,中和轴不断上移,受压区高度进一步减小,最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抗压强度而破坏。 钢筋混凝土梁
百度百科--梁
百度百科--钢筋混凝土梁
板上面的钢筋主要是承受支座负弯矩的,在支座处受力最大,而在跨中受力最小,所以板面钢筋在跨中搭接。对于板底钢筋主要是承受板底正弯矩的,在板跨中受力最大,而在支座处受力最小,所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扩展资料: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百度百科--钢筋
关于“怎么判断梁有没有跨中钢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