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范围内除温塘南出露有寒武系及古、新近系外,广泛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黄土孔隙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富水性以松散岩类为好,其他岩类较差。地下水补给以黄河补给为主,次为侧向径流,降水入渗及灌溉回渗。
2.3.2.1 地下水类型
(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分布于温塘南基岩山区,含水层岩性以寒武系中统白云质灰岩、灰岩,角砾状灰岩为主,其厚度大、质较纯、易溶,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发育,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裂隙最为发育,裂隙率达10.7%,溶蚀裂隙宽0.4~2.5cm。灰岩分布区断裂发育,破碎带宽一般50~70m。深度可达数百米,是地下水深循环的良好通道。单井涌水量500~2000m3/d不等,水温高达56~61℃。陕县温塘矿泉水,源远流长。据《陕州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黄土台塬区底部,部分深沟底部有出露,含水介质为古、新近系砂岩,富水条件差,单井涌水量小于500m3/d。
(3)黄土孔隙裂隙水
分布于黄土台塬区,含水介质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的钙质结核层及含钙质结核和裂隙的黄土。黄土台塬的前后缘及冲沟底部水位埋深较小,塬面水位埋深大,含水层富水性较差,15m降深单井涌水量小于500m3/d,泉水流量多小于1L/s。
(4)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类别,也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对象,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的河谷阶地区,含水介质为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冲湖积形成的卵石、中粗砂、粉细砂层,具多层结构。不同地貌单元,含水层的厚度、埋藏分布规律及富水性差异较大。
A.冲洪积扇及三级阶地
沿山前黄土台塬前缘分布的冲洪积扇及三级阶地,含水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卵石、中粗砂及下更新统粉细砂。具多层结构,含水层厚度16~40m,水位埋深一般为40~85m,15m降深单井涌水量500~1500m3/d,导水系数100~300m2/d。
B.二级阶地
区域内黄河及支流形成的二级阶地,含水层为中、上更新统砾卵石、中细砂等,地下水补给来源充足,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含水层厚度一般在60m左右,水位埋深一般为20~70m,15m降深单井涌水量大部分地区为500~2000m3/d,少部分地区大于2000m3/d。导水系数200~500m2/d。
C.黄河一级阶地及滩地
含水层以第四系砂砾石、中粗砂为主,由多层具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构成,含水层厚度40~70m,受水库蓄泄水影响,水位变化8~12m,15m降深单井涌水量600~4000m3/d不等,导水系数52.6~500m2/d。
2.3.2.2 含水介质的埋藏特征及空间分布
研究区含水层为三门组河湖相砂层、黄河及青龙涧河冲积层含水层。
三门组冲湖积(Qal+l)含水层岩性为:含砾中细砂、粉细砂,分布在铝厂铁路桥以西,底板标高220m,含水层厚20~50m,一般30m左右。岩性由南向北及由东到西,由砂、砂砾石或含砾中粗砂渐变为中细砂、粉细砂,厚度变薄。在南部桥头—蔡家庄—陈东—陈家坡一带以中细砂为主,厚度达40~60多米;至陕州风景区—纺织器材厂—会兴,则变为细砂或粉细砂为主,砂层渗透系数2~9m/d。由于砂层被2~5层的粘土层隔开或部分隔开,地下水呈承压或半承压状态。
黄河冲积含水层形成于晚更新世(Qpal3),早期冲积物(Qp1al3)分布于三级阶地,底部为砂卵石层,上部为黄土状粉土。会兴—向阳一带,该砂卵石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不含水,而关沟—韩庄一带含水,水位埋深60余米。晚期冲积物(Qp2al3)展布于黄河二级阶地,分布于王官村—后川—陕县风景区—七里堡—城村等地,冲积物为卵砂石、砂、粉土。厚度10~15m,水位埋深6~20m。黄河冲积含水层处于水位变动带。
青龙涧河谷含水层形成于晚更新世(Qp3)及全新世(Qh),岩性为砂卵石、泥质砂卵石,青龙涧河以铝厂铁路桥为界,上游含水层底板埋深4~7m,厚度3~5m。下游冲积层在地下水位以上,不含水。
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氯化铁滴加到沸水中。
氯化铁介绍:
氯化铁是一种共价无机化合物,化学式FeCl3。为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熔点306℃、沸点316℃,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
氯化铁用途:
主要用于金属蚀刻,污水处理.其中蚀刻包括铜,不锈钢,铝等材料的蚀刻,对低油度的原水处理,具有效果好、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带来水色泛黄的缺点。也用于印染滚筒刻花、电子工业线路板及荧光数字筒生产等。建筑工业用于制备混凝土,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抗腐蚀性。
fe(oh)3胶体介绍:
极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能将新制的氢氧化铁氧化成+Ⅵ氧化态的高铁酸钠。加热逐渐分解成氧化铁和水。不溶水、乙醚和乙醇,溶酸,酸中的溶解度随制成时间的长短定,新制的易溶酸,放置时间长,则难溶解。氢氧化铁可制颜料、药物、净水。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原因是光被胶体粒子散射,而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当阳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
2、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两个原因:一、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二、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3、结构
根据法扬斯规则(能与晶体的组成离子形成不溶物的离子将优先被吸附,优先吸附具有相同成分的离子),胶体粒子是胶粒,胶粒与扩散层在一起组成了胶团,而胶粒又包括胶核与吸附层。